《表格制作與處理》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內容是屬于職高《信息與計算機應用》第四章文字處理中第五節《表格制作與處理》,學習表格制作與處理不僅可以鞏固前面已經學過的文字編排知識,同時為學習其他圖表處理軟件打下基礎。根據新課程內容標準,學生必須熟練使用文字處理軟件加工信息,表達意圖。表格制作與處理恰好是人們直觀化、形象化地傳遞信息表達意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信息處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徑。
2、教材處理
本節內容信息量較大,涉及到操作點多,例如表格創建、編輯、修飾、計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在一節課中教師拘泥于教材,要求學生掌握表格制作和處理的所有操作點,就無法貫徹新課標精神,所以我把本節課分為兩課時,兩節課都以案例教學法逐步解決表格編輯、修飾和計算的問題,兩節課安排的技能側重點不一樣,前節課側重學生表格基本編輯能力,后節課側重表格修飾、計算和排序問題。
如此處理教材的目的,避免誤入只重專業技能而輕實用這樣一種技能脫離實際的怪圈,可以突出信息技術的應用性,達到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目的。
二、說學生
職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比較被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高一的學生剛接觸應用軟件不久,一般還沒有真正掌握學習應用軟件操作的方法,學生來源不同,技能基礎和個性差異較大, 于是,我們設計的任務要顧及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實用性,要考慮到學生的技能基礎和個體差異。本節課是一次校外公開課,面向的對象是自己不熟悉的其他學校高一學生,而對學生個性事先不大了解,因此,我們的教學設計又要考慮到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整體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務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還要注意任務的層次性,由學生自主選擇,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實際情況而靈活調整教學進度和深度,從而保證每位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
通過學生和教材情況分析,根據新課程思想,我確定本節課的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表格創建、編輯和修飾的意義;
能力目標:
(1)掌握表格的創建和編輯的方法。
(2)培養學生信息加工能力。
(3)培養學生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德育目標:
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培養學生通過實踐和自主探索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精神;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由此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為:表格設計與制作。
四、說教法、手段和模式
1、 教學方法
(3)案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有關水體污染的背景材料,指出面臨的困境,讓學生對材料進行處理、分析,最后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觀點,于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
2、教學媒體
采用教學支持網的優點有五:A、對教師和學生來說,資源可以共享,內容可以不斷增加,可以逐步完善,不象其他一次性筷子一樣的課件;B、開放的資源,開放的學習氛圍,開放的教學理念,在時間和空間上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C、交互的網絡教育,無論是群體化的協作還是個性化的自主學習,都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D、網絡技術的環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定時間、地點、學習內容、學習進度進行自主學習,這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E、這不僅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更新,也會促進教師備課方式和批改作業方式的全新變革,同時,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
3、教學模式:任務—>協作型
五、說學法:
信息技術學法指導顯得格外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更新快、分之繁雜,如果學生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生就很難適應這門學科的學習和今后的發展;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信息技術教學創造了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即利用網絡環境開展合作式地、研究性的學習。因此,我確定以下幾種學法:
2、自主探究法。通過自學表格制作與處理的方法后,嘗試運用于案例中表格制作的任務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再進行自學或摸索。
3、知識遷移法。在許多軟件中,操作都是大同小異,學習表格編輯方法上要學會舉一反三。
4、分工合作法。為了高效和揚長避短,組內既分工又合作,比如,一個組兩位學生,分別承擔把表格手工設計、數據填寫、作業提交、表格制作和文字編排;
進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時間 |
課前組織 | 2、認真預習教材、異質分組,推選組長。3、熟悉教學媒體的操作; | 預習為自主探索準備,分組為組內高效地分工協作做準備。 | ||
激發主體 | 利用一組風景圖片和一組環境污染的圖片同屏播放,示意環境污染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指出我們面臨的困境。 | 學生課前觀看演示 | 情景激發創作欲。以此情景喚醒學生環保意識,醞釀制作報表的熱情。 | 課間 |
引發主體 | 引導學生設想為一位環保志愿者,并導出課題: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源采集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寫出一份以圖表為主體的水體污染簡報。 | 開始只置身于環保志愿者行列,明確任務:進行以表格為主的簡報制作。 | 出于主體式教育要求,作為主體的學生,應明確本堂課要做什么。 | 1分鐘 |
啟發主體 | 展示溫州市2001年度的有關水體污染的環保簡報范例。 | 觀摩演示的簡報范例。 | 價值引導意味著教育是有方向有目標的,以范例為藍本,投射教師的價值選擇和價值預設,什么樣簡報才是完整而美觀? | 4分鐘 |
進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時間 |
自主學習 | 1、利用教學支持網站上的電子教材和操作演示或教材上知識指導學生自學表格制作方法。2、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學會表格制作。3、教師可以適當演示操作要點,幫助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通過技能這一關。 | 學生自學電子教材和操作演示或教材,小組協作學習,聽教師操作講解。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意識 | 10分鐘 |
自主建構 | 教師巡視,期間,對個別小組進行技術和協作方面的指導,在此期間,可以演示1-2個優秀簡報進行價值引導; 教師要科學定位當前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并通過“觀摩”、“啟發討論”、“小組指導”、“提供特定信息源”等手段引導、幫助學生進行主動探究。 | 實踐探索:分小組進行簡報制作,在此期間可以查閱教材或網站上相關部分的操作知識;最后,把文字信息轉化為圖表信息,好的學生,據此分析水體污染現象,并提出解決污染問題的觀點。學生根據教師的價值引導進行主動完善。 | 17分鐘 |
進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時間 |
完善主體 | 對于進程較慢的小組或同學,指導他們降低期望值,保證簡報的完整性。 | 學生個體差異帶來的是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有梯度的任務,使每個小組每位學生在不同情景中讓自身的“最鄰近發展區”得到建構。 | 5 | |
讓部分已完成任務的學生指導操作有困難的小組完成簡報制作,并把完成的作品發送到網絡上,教師監控作品發布情況并督促、安排人員幫助剩余小組完成簡報。 | 發布:通過回憶、小組討論、相互協作,把完成的簡報通過網絡發布,然后,組長到教師處領取“項目量化評價表”、“項目開發監控表”。 | 交往是一個有目的的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的交往構成了學生的智力背景,通過交往能發現自我和激發探索。發動、引導學生去幫助那些相對弱勢的群體共同完成項目,使這些弱勢群體不會孤立無助,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優秀品質。 |
進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時間 |
開發主體 | 教師進行典型評價。 課堂小結:知識總結,并啟發學生意識到填寫兩張表格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完成課外任務,填寫項目開發監控表、項目量化評價表(進行量化評價、價值引導)。簡介“微軟項目生存法則” | 自我評估:對照“項目開發量化評價表”、“項目開發監控表”進行自我評估。針對表格發表觀點。 | 8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