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教材
《文字修飾》是江蘇省信息技術教材第33課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于word2000文字處理知識鋪墊的延伸,并且貫穿著以后整個的word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改變字體,如何添加藝術字,使得文章更加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是掌握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藝術字。因此,可以利用文字修飾教學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美育教育。
單就內容,雖然學生只是掌握word的輸入文章和段落排版的一些基本操作,但文字的修飾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課堂上可以以嘗試性練習為本,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教師、書本的幫助或通過學習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word2000的操作,掌握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藝術字的方法。
2、 能力目標:通過練習操練,使學生能熟練的使用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對文章的字體、字號、顏色進行修飾,并能對藝術字進行簡單調整。
3、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
三、 教學重點:
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藝術字的插入方法及調整方法。
四、 教學難點:
在文字修飾時應先選中修飾對象。并要在計算機操作中養成習慣,對對象操作時,要先選中所要操作的對象。
五、 教法闡述: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提出:知識技能的傳授應以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給學生創設一個學習的情境,并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展開研究式、探索式學習,再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領的方式,針對學生制作情況的反饋,簡單任務直接演示;復雜問題分步解決,逐步揭示學習內容,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和能力,在教學方法中滲透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達到課堂教學素質化。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樂學”; “能學”;和“會學”。只有做到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得以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才得以實現。